8月12日,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用加粗字体宣布:“22 岁以下的乌克兰青年应当拥有选择未来的权利。” 这则简短声明背后股票配资的公司官网,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对戒严政策最显著的松动 —— 允许 22 岁以下男性自由离境,彻底打破了 2022 年实施的“18-60岁男性禁足令”铁律。
这项调整来得蹊跷。就在一周前,乌军总参谋部刚向最高拉达提交的报告还在警告:“前线 12 个机械化旅存在兵力缺口,急需补充至少 12 万兵员。”
(泽连斯基下令调整征兵政策)
报告甚至建议将征兵年龄下限从18岁降至17岁,以吸纳更多在校高中生。如今突然网开一面,让本该是兵源储备的年轻人自由出境,这种180度转弯的背后,藏着乌克兰当局的多重困境。
首先,乌克兰的国内矛盾快压不住了,最近半年,乌克兰强制征兵丑闻一出接一出,一再点燃社会矛盾的火药桶。上个月利沃夫州爆出的一起重大的“征兵腐败案” :当地征兵军官建立 “分级收费体系”,向适龄青年索要 3 万 - 8 万美元不等的 “免役费”,甚至明码标价 “前线轮岗证明”。愤怒的民众用拖拉机堵住征兵站大门,将涉案军官拖到广场当众羞辱,类似的暴力冲突今年已在全国发生 27 起。
(乌克兰强制征兵)
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更让泽连斯基政府难堪。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,征兵队身着迷彩服破门而入,将正在庆祝 20 岁生日的青年强行拖拽上车;在哈尔科夫,两名大学生为躲避抓捕从三楼跳下导致骨折。这些画面的反复播放,直接导致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在 7 月下跌 5 个百分点,创下 2023 年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。
更棘手的是,强制征兵导致了乌克兰教育系统面临崩溃风险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-2025学年,乌克兰高校注册率较战前下降 42%,18-22岁男性入学率跌幅更是高达 67%。越来越多的人担忧,再这样下去,战后重建连工程师都找不到。
此外,乌克兰面临的国际压力也不小,欧盟议会 7月的报告把“公民迁徙自由”和乌克兰入盟谈判绑在一起,要基辅在战时也得给人权留空间。波兰总理在维尔纽斯峰会直说:“总不能让一代人耗在战壕里,这不符欧洲价值观。”
这番话的分量是很重的,波兰是乌克兰收欧盟军援的主要中转站,境内 32 个武器仓库往前线送物资,每天运的占西方援乌总量的 63%。政策调整前三天,波兰说 “修路”,关了杰格日涅茨边境口岸,直接导致了200 多辆军车滞留,摆明了就是在向乌克兰施压,尤其是乌克兰一心想要加入欧盟,但程序上一直被卡着,泽连斯基不得不做出让步。
(欧盟未批准乌克兰加入)
但征兵政策的调整直接导致了泽连斯基政府和军方的矛盾加剧,俄乌冲突持续3年多,乌军的兵力匮乏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,否则此前就不会上演那么多强行抓壮丁的场面,所以在泽连斯基做出这一决定,国防部连夜修改征兵条例,将 22-25 岁男性的兵役登记期限从 90 天缩短至 30 天,变相扩大了征兵范围。这种 “东边放闸、西边筑坝” 的操作,暴露了乌克兰军政系统的深层裂痕。
这场政策调整本质上暴露了乌克兰的致命困境:想靠强制征兵维持防线,却激起民怨;想讨好西方换取援助,又得牺牲国防利益。泽连斯基试图在夹缝中找平衡,可战争从来没有中间路线。
如果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无法实现停火股票配资的公司官网,随着冬季临近,这场赌博的风险将愈发清晰。欧盟的援助承诺已出现松动迹象,德国、法国相继表示将削减 2026 年对乌援助预算;俄军正在哈尔科夫、扎波罗热方向集结重武器,新一轮攻势可能在严寒中打响。当战场压力与经济困境同时加剧,今天放走的年轻人,明天可能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