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 90 期,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在线炒股配资平台,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:
1)全身亮橙色的炫酷鲨鱼
2)萤火虫被蜘蛛当灯牌用
3)野外美洲豹的秘密生活
4)海洋酸化会让鲨鱼失去好牙
5)旅游区的鲸鲨因人类受伤
6)鼠鼠靠指甲占领全世界
黄变症鲨鱼
你见过全身橙得像南瓜的鲨鱼吗?
哥斯达黎加的渔民就遇到了这样一条奇异的鲨鱼,它大约 2 米长,不仅通体亮橙色,还长着白色的眼睛。这是一条铰口鲨(Ginglymostoma cirratum),也被叫做护士鲨,但一般的铰口鲨有着黄褐或灰褐的底色,腹面更浅,眼睛也是深色的。渔民为这条独特的鲨鱼拍下了照片,并把它放归回海里。
通体亮橙色的铰口鲨 | Garvin Watson and Parismina Domus Dei / Parismina Lim ó n Bar, Costa Rica
经过科学家的确认,这条鲨鱼有如此特殊的外表,是由于它的身体中同时出现了黄变症与白化两种现象——前者由过多胡萝卜素或相关色素的沉积导致,会让皮肤颜色变黄或变橙;后者则源于黑色素的缺失,浅色眼睛就是典型特征之一。仅从野外照片,科学家无法确认黄变是什么导致的,但他们推测大概率是由于基因变异。
普通铰口鲨长这样 | Ross Garner / Wikimedia Commons
在这之前,人们记录过不少颜色异常的海洋鱼类,其中鲨鱼也有一些白化的个例,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同时出现黄变和白化的铰口鲨。
带着亮橙的体色,对鲨鱼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——这样的色彩在海里就像一个带着霓虹灯的广告牌,很可能增加被捕食者和猎物发现的概率,不利于躲避和捕食。但是,这条鲨鱼在被发现时有 2 米长,已经长到了成年,可能格外幸运。
萤火虫被迫上网
萤火虫竟然被蜘蛛囚禁在网上——当"灯牌"用。
最近,研究者在野外夜间观察时,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同样是作为猎物被褛网蛛科的蜘蛛网困住,飞蛾会被立即制服并吃掉,但萤火虫却常常被扣留在网上,还能继续发光,蜘蛛甚至会时不时地上门查看萤火虫,像是在确认它是不是还亮着。这让研究者产生了一个怀疑:难道蜘蛛在把萤火虫当做发光的诱饵用?
被缠在蜘蛛网上却还在发光的萤火虫(萤火虫:谁来为我发声!) | Davy Falkner
为了印证他们的猜想,研究者把仿萤火虫的微型 LED 放进了真的蜘蛛网,并和没有装 LED 的蜘蛛网对照,记录下夜间蜘蛛网捕获的猎物的数量。结果发现,加了"萤火虫灯"的蜘蛛网,总体捕获的猎物数量是没有灯的蜘蛛网的 3 倍;如果单看被捕获的萤火虫数量,有灯的蜘蛛网捕获的萤火虫数量增加了 10 倍——萤火虫的光芒真的能帮蜘蛛把更多猎物吸引过来。
擅长利用猎物当灯吸引更多猎物的褛网蛛科蜘蛛 | Davy Falkner
在自然界中,利用自身的生物光信号来诱捕猎物,并不是一种新鲜的策略。但蜘蛛的做法显然更胜一筹——它们自己不发光,而是利用猎物的光。这样一来,它们既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能量来让自身发光,还能毫不费力地让猎物自动带来更多猎物。萤火虫就倒霉了,它们为了交配而发光,结果自己和吸引来的对象全被蜘蛛一网打尽。
美洲豹交配
科学家在野外偶然记录到了美洲豹的"爱情"——一只黑色的美洲豹,正在和一只斑点美洲豹交配。
也是看上豹片了 | Amazon Biodiversity
这段爱情发生在巴西的帕尔多山脉国家公园。研究团在当地放置了 48 台相机,没有投放任何诱饵,耐心地记录了 528 天,希望能捕捉到一些有意义的画面。他们的守株待兔没有白费,其中一个相机竟然记录下了一公一母两只美洲豹的完整交配过程,其中的雌虎还是黑化的美洲豹。一些美洲豹呈黑色,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黑色素沉积增多,在整个物种里,黑化个体大约占 10%,不过在潮湿的森林环境中更常见。
给豹豹一点私猫空间吧 | Thomas Fuhrmann / Wikimedia Commons
相机记录下的交配全过程一共 6 分 17 秒,期间出现了 2 次交配,画面和声音都十分清晰。研究者把每一个镜头放大,详细研究了这对美洲豹的每一个动作。他们发现,美洲豹在野外的交配过程,几乎和圈养美洲豹的交配如出一辙。之前,研究者根据动物园中的美洲豹,总结出了它们交配的 12 个阶段:雌豹先甩尾、卧地,然后雄豹靠近、跨骑、移动骨盆,之后雄豹叫出短促的高音、往下跨,雌豹翻身打滚 ...... 而这次野外的交配,至少完整地出现了其中的 9 个阶段,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野外行为对照。
这是人们首次利用野外布置的相机,捕捉到完整的黑化美洲豹和斑点美洲豹的交配实况。看上去只是一次交配,但对于美洲豹这样独来独往、活动范围巨大的动物来说,人类很难抓住机会,在野外记录下它们的交配过程。
鲨鱼掉牙
海洋酸化,可能会让鲨鱼失去一口好牙。
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,科学家从德国的水族馆中捡了 600 多颗乌翅真鲨(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)脱落的牙齿,挑选了状态最好的一批做实验:一半泡在了接近如今海水酸碱度(pH ≈ 8.2)的海水中,另一半则放进模拟未来极端酸化后(pH ≈ 7.3)的海水中,浸泡整整 8 周。
研究者从水族馆收集了鲨鱼自然脱落的牙齿 | Max Baum
之后,他们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牙齿根部和冠部的受损情况。结果发现,在更酸的水中,牙齿从根部到冠部都更容易出现腐蚀、裂痕和孔洞。在二维图像测量中,低 pH 组牙齿的周长增加得更多,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在浸泡后变大了,而是因为它们的边缘变得更加参差不齐,出现了锯齿退化,就像本来的锋利、整齐的锯齿被腐蚀出了"毛边"。
在更酸的海水中,鲨鱼牙齿被腐蚀得更多 | Steffen K ö hler
鲨鱼需要锋利的牙齿来切割猎物,如果长期裸露在酸化的海水中,结构被腐蚀、削弱,就会影响它们的捕食能力。鲨鱼终身都会换牙,掉了就会长新的,但在更酸的水中,牙齿不仅更容易被腐蚀,也会变得更脆,需要更频繁地更换,新牙生长的过程也会受到酸化的海水影响。气候变化会影响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,即使是牙齿最细微的结构。
鲸鲨伤痕
在海洋的旅游热点区,将近 80% 的鲸鲨身上都有人类造成的伤痕。
印度尼西亚的鸟头湾海景区是鲸鲨的重要栖息地,它们也给当地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。最近,为了研究这些鲸鲨的生活状况,科学家收集了潜水员、导游、渔民甚至游客拍到的鲸鲨照片,从其中确认了 268 条鲸鲨,并记录下了它们的身体特征,其中至少一半的鲸鲨被多次拍到,有一条年轻雄性甚至在 3 年内被记录到 34 次。
鸟头湾的鲸鲨和浮潜者 | M.V. Erdmann
进一步分析发现,其中有76.9% 的鲨鱼身上都出现了伤痕。这些伤痕大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,比如和观鲸鲨的船只发生摩擦,或者被渔具刮到等。它们的伤痕以擦伤这样的皮外伤居多,但还有 17.7% 的伤口非常严重,比如螺旋桨造成的撕裂伤,甚至鳍被截断,而超过一半的受伤部位是第一背鳍。
鸟头湾的游船 | M.V. Erdmann
虽然多数是不影响生存的小伤,但只要旅游和渔业活动一直在持续,这些小伤小痛就不会断,还时不时地会出现严重的受伤事件。在印尼乃至全球,船只撞击都是鲸鲨受到的主要威胁之一,鲸鲨常常在白天停留在海洋表层,快速移动的船只很容易和它们相撞。科学家认为,为了保护鲸鲨,船只可以做一些小改造,比如打磨一下锋利的边缘,并限制船只的速度、限定游船的距离和人数等,最大程度上为鲸鲨留出安全空间。
拇指指甲
鼠鼠能够征服全世界,靠的是拇指指甲!
最近,科学家系统地整理了老鼠、松鼠等啮齿动物的拇指,记录拇指末端的角质结构是弯钩一样的爪子,还是像人类一样平平的指甲。他们发现,86% 的啮齿动物拇指上长的是指甲,而不是爪子。从发育角度上来看,拇指长指甲可能是啮齿动物的祖先状态。也就是说,多数现代哺乳动物都是拇指带甲,其余 4 指带爪。
更格卢鼠的拇指指甲 | 参考资料 [ 6 ]
拇指长指甲有什么好处呢?这与它们的取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。和长长的、弯曲的爪子相比,指甲不妨碍指腹贴合物体,可以帮助它们更稳地握持住食物。这些动物爱吃能量密度高的坚果,这样有利于它们把坚硬的种子卡在手里,然后用门牙劈开外壳,吃到里面的部分。同时,很多啮齿动物需要爬树、挖洞等,其余 4 个指头带上爪子,可以帮助它们攀附和挖掘。
也有例外,水豚这样的啮齿动物直接用嘴拽草,不怎么用手送食物,甚至拇指都没有角质结构 | Vinicius Augusto De Souza / Wikimedia Commons
如今,啮齿动物占全球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,遍布于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。科学家认为,正是拇指指甲,让它们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拥有取食优势,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道路。
参考文献
[ 1 ]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2526-025-01558-5
[ 2 ] https://besjournals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111/1365-2656.70102
[ 3 ] 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ece3.71776
[ 4 ] 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journals/marine-science/articles/10.3389/fmars.2025.1597592/full
[ 5 ] 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journals/marine-science/articles/10.3389/fmars.2025.1607027/full
[ 6 ] 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ence.ads7926
作者:猫吞
编辑:麦麦
题图来源:x
本文来自果壳自然(ID:GuokrNature)
如需转载请联系 sns@guokr.com
欢迎转发到朋友圈
在线炒股配资平台
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